[小寶寶知識] 寶寶的夏季6大皮膚疾病(上)

2011051208:30

夏天到了,悶熱的天氣不要說寶寶怕怕受不了,大人也可能會引發皮膚問題,該怎麼照顧寶寶,參考醫生的建議~~
PS. 今天才知道,異位性皮膚炎是寶寶常見的一種濕疹...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特別是臺灣的天氣型態悶熱,且太陽大紫外線強,因為寶寶皮膚發育構造不完全,因此何美瑾醫師認為,在濕悶的狀態下排汗量加速,或因玩過頭容易讓體溫瞬間升高,甚至可能出現假性發燒的狀況,此時媽咪應先排除疾病因素後,幫他洗個澡然後多喝水休息,假性發燒的狀況應可減緩。

狀況1:溼疹
濕疹是皮膚的發炎反應,而異位性皮膚炎是寶寶常見的一種濕疹。何美瑾醫師表示,異位性皮膚炎的體質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會有症狀,皮膚顯得更為脆弱,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發作,像是夏天的汗水含有鹽類和其他物質、冬天氣候乾燥,都是使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主因。 鄭惠文 醫師也說明,在1歲之前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嬰兒70%會發作,一開始症狀表現和另一種嬰兒常見的脂漏性皮膚炎很難區分,但其主要表現位置還會出現在臉頰、四肢的伸側及軀幹,皮膚會有乾燥、粗、脫皮等症狀,因此保濕很重要,當然有異位性體質的嬰兒可能還會合併其他呼吸道、腸胃道及眼睛過敏等症狀。
預防改善方式:
1. 擦些寶寶專用的保濕乳液
2. 鄭惠文醫師提醒,洗澡的水溫不要過熱,且酵素粉也不建議使用。
3. 副食品添加避免提早加入海鮮、奶蛋等過敏原。
4. 何美瑾醫師建議,盡量穿純棉的衣物,可吸汗並避免汗水刺激,也務必準備毛巾立刻將汗水擦乾。
5. 藥物治療需看寶寶的嚴重程度,何美瑾醫師表示,若輕微的話可使用外用止癢藥膏,而含有類固醇的藥膏,須經由醫師指示使用,勿自行去藥局購買,因為類固醇藥膏有強弱差別,不當的使用可能產生不良的副作用;若情況嚴重的話,則需使用口服止癢藥物,一樣需要專業醫師診斷。

狀況2:毛囊炎
鄭惠文醫師表示,寶寶在前四個月大時,因為體內還有媽咪的荷爾蒙影響,因此在臉上或身上會有一顆顆紅腫的毛囊炎表現,也可稱為「新生兒痤瘡」。除了毛囊炎外,寶寶也常見有汗腺炎,因為汗腺周圍組織化膿發炎,形成紅腫的結節,多發生在頭頸部,背部、四肢及身體皺摺處皆有可能產生。
預防改善方式:
1. 只要用約30℃ 的溫水加強清洗即可,鄭惠文醫師提醒,除非有發炎症狀,才需要請醫師開立抗生素等藥物。
2. 以清爽無添加香料的沐浴清潔品幫寶寶洗澡,不要擦過度滋養的乳液,反而加重病情。
3. 汗腺炎的預防方式同樣是保持皮膚乾爽,若有紅腫的疹子產生,建議就醫由醫師給予適當藥物治療。

狀況3:痱子
寶寶的汗腺功能發育未健全,加上基礎代謝會比成人快,也因此時常覺得過熱,不過個體對於熱的感覺仍有體質上的差異。何美瑾醫師表示,寶寶若感覺熱,會大量流汗,在脖子、腋下等身體皺摺處與頭部、軀幹等處,容易出現一顆顆的凸起小紅疹,症狀上會有點癢,主要就是因為過於悶熱、排汗不佳而導致皮膚起疹子。因此鄭惠文醫師也提醒,台灣許多長輩怕寶寶著涼,因此都把小寶貝包得很緊,但這觀念其實是錯誤的,包裹過緊穿太多反而容易因為感覺過熱出現汗疹,此時媽咪應檢視寶寶的衣物是否過多,而寶寶正確的穿衣原則應是比大人多一件就好,甚至只要在重要部位像是肚子加強即可。

預防改善方式:
1. 室溫適宜:如果夏天真的很熱的話,最好還是開冷氣或電風扇,並保持室內通風,別悶壞寶寶了。
2. 吸汗衣著:別幫寶寶穿過多的衣服,包成肉粽不透氣反而長出疹子,以純棉吸汗衣物為主,且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就好。
3. 清潔保養如果寶寶已經滿頭大汗,可先幫寶寶洗個澡降溫,並用毛巾擦乾,務必保持乾燥。